您好,欢迎访问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!
为了黑河的生态安全
发布者:webadmin     作者:杰拉 聂文虎    来源:水与中国   发布时间:2015-11-27 21:22:43   点击数:

 

   行走于祁连山大草原,深切感受到祁连的魅力不仅于此,将其置于大西北乃至全国的大版图上,我们清晰地看到:祁连山高大绵延的山体不仅在地理上构成了阻挡风沙的天然屏障,而且由于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存在使祁连山成为凝聚水气、涵养水源的贮水中心,滋润着河西绿洲的生存和繁衍,同时也使华北地区免遭风沙侵袭,成为北方地区安全的天然屏障。

  从这座大山奔流而出,逶迤千里的黑河流经青海、甘肃,最后注入内蒙古阿拉善大沙漠,全长821公里,是我国仅次于塔里木河的第二大内陆河。

 

  黑河有东西两源,均发源于祁连山,东源名八宝河,发源于祁连山海拔4353米的景阳岭,呈西北走向,全长100公里;西源即黑河主流,发源于祁连山南麓八一冰川,源头位于海拔4100米的疏勒南山,呈东南走向,全长175公里。东流的黑河与倒淌的八宝河在青甘交接的祁连县黄藏寺汇合后,折向北流,出莺落峡口,过酒泉金塔,汇入内蒙古境内的额济纳河,最终注入额济纳旗的东居延海(苏泊淖尔)和西居延海(嘎顺淖尔),额济纳旗是300多年前回归祖国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的故乡,这里的蒙古族同胞将黑河亲切地称之为额济纳河,意为母亲河。

  这是一条生命之河,波涛汹涌的黑河一路劈山凿谷,在祁连山区造就了长达450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峡谷——黑河大峡谷。可以这样说,有了黑河,才有了河西大地的富饶美丽,才有了居延海的胡杨婆娑……

  祁连山的雪水是滋润着整个居延地区万物生长的源头。黑河流域涉及青海、甘肃、内蒙古三省区,面积14.29万平方公里,流域内总人口142.5万人,灌溉面积335万亩。在其上游孕育了丰美的祁连牧场,在中游滋润了肥沃的农田,使张掖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粮油产区,以甘肃省5%的耕地产出了占全省35%的商品粮。

  毋庸讳言,由于多少年来对于黑河水资源缺乏科学的开发利用,加之气候变化所致,黑河生态环境有逐步恶化的趋势。上游来水减少,中下游用水渐增,而黑河流域的人口亦在逐年增加,致使黑河下游的枯水年增多,断流期延长,导致地处黑河最下游的额济纳旗绿洲呈萎缩的态势。因为来水大幅度锐减,致使西居延海(嘎顺淖尔)于1961年干涸。东居延海(苏泊淖尔)也在1973年至1986年间3次露底,变成了间歇性湖泊。广袤的居延绿洲逐渐沙化,大片胡杨林在枯死,满目“大风起兮尘飞扬”的昏黄景象。
 

  党中央、国务院十分关注黑河的生态环境,2000年,国务院决定实施黑河“全线闭口、集中下泄”的跨省区分水方案,从黑河水量最丰沛的张掖开始,每年四次,将黑河干流来水的60%,集中下泄到黑河的终点东居延海,每年下泄的水量相当于100个西湖。从而使额济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恢复改善。如今的东居延海已连续9年没有干涸,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了近半米,重现了烟波浩渺鱼蟹飘香的景色;世界三大胡杨林保护区之一的额济纳胡杨林面积增加了5万亩,达到44万亩。

 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地处黑河上游的祁连县胸怀大局,拉开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幕,一个个黑河生态治理的项目工程陆续落地祁连。

  祁连县天然林面积393.76万亩,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9.44%,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,森林覆盖率为14.87%,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.4个百分点。主要树种有青海云杉、祁连圆柏、小叶杨等乔木树种和山生柳、金露梅、银露梅、中国沙棘等灌木树种。龙麟大白杨,这一珍贵的树种生长在黑河谷地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,其躯干遒劲沧桑,树影婆娑,傲然屹立,与沙漠胡杨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质和风采。据了解,百年以上的树木被列为国家名贵保护树种。2012年开始,祁连县对所有古树名木挂牌、编号、归档,使境内古树名木有了第一份“身份档案”,建档保护率达到100%。

  祁连境内的6000多亩的小叶杨是国内仅有的树种,这一珍稀树种在北美洲加拿大魁北克尚有一部分。经普查,祁连境内小叶杨最大树的树龄为400年,直径大多在80厘米以上,树龄200年以上小叶杨共有194株。林区内部分青海云杉的最大树龄为300年,平均树龄在120年左右,祁连圆柏平均树龄在200年左右,树龄最大的达500年。在认真实施国家天保工程、重点公益林保护、“三北”防护林等生态保护工程的同时,祁连县地方财政先后投资1亿余元推进各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,先后实施了“万亩造林”工程、“林水会战”工程,投资3940万元的牛心山、卓尔山2万亩坡耕地造林已经完成,投资1500万元的牛心山水利生态河流廊道工程于今年8月竣工,建设内容包括引水渗井、2万米管道铺设安装和出口跌水等。投资6483万元的八宝河河道治理、拉洞沟小流域综合治理、冰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进入三期建设阶段。

  从2011年起,为了黑河的生态安全,曾经拥有百万牲畜的祁连县,全面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全县511万亩夏季草场实施禁牧,1041万亩草场实现草畜平衡,为此祁连县牧民累计核减牲畜34.65万只羊单位。在这同时组织干部群众在820万亩草场展开鼠、虫、狼毒草防治,开展禁止白色污染、清理草原垃圾、平整土坯墙等为主的草原综合治理活动,从而使草地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,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据调查,与2011年相比,天然草原平均亩产鲜草138.33公斤,提高了6.17公斤;草地平均盖度71%,提高了5%;牧草平均高度11.5厘米,提高了2.2厘米。全县1552.05万亩草原增加了9576.15万公斤鲜草,可养活5.12万羊单位。

 

  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,为有效保护祁连山湿地、冰川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目前已经建立7个林业管护站,通过15年的保护和管理,自然保护区的林地、疏林地、灌木、草场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休养生息,托勒河、黑河、八宝河等流域水源得以保护和恢复,水土流失减少,森林的水源涵养和调节气候功能有所增强,有效改善了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。据青海省林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,祁连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.8%增加到了14.87%,林木单位蓄积由原来的每公顷111.4立方米增加到每公顷134.7立方米。

  从雪山草原到河流、林海,从城镇到乡村,祁连人为生态环境建设付出的努力是艰辛的。从2011年开始,投资1670万元,大规模实施城镇绿化工程,相继完成八宝路、人民路等9条县城道路植树造林绿化工程,开辟人工湖、文化广场等大片绿地,八宝河畔的县城绿地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.5平方米。2012年城镇绿化工程开始向边远乡镇村社延伸,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七个乡镇45个行政村、37000农牧区人口,先后在默勒镇、阿柔乡、扎麻什等农牧乡镇的村社分步实施绿化工程,到目前全县46个行政村中,24个村庄已经完成绿化任务。

  10月7日傍晚,记者出祁连。沿八宝河新建的峨祁高速公路像一条黑色的飘带伸向前方,“草大坂”村、黄草沟、阿柔……如同点缀在飘带上的一颗颗珍珠,熠熠生辉。河岸像两条倾斜的山路似的伸向远方,夜色中露出群山的脊背,还有雪山,在那上游一带,万籁俱寂,星光灿烂。

分享到: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