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湘潭生态环境保护协会!
谢立副厅长撰文:切实根治城镇黑臭水
发布者:webadmin     作者:谢立    来源:湖南日报   发布时间:2015-06-29 20:47:09   点击数:

 

今年4月,国务院出台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(即“水十条”)提出,“到2020年前,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%以内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”。因此,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计划,切实根治全省城镇黑臭水。

我省黑臭水河段比例不算太高,但问题较为突出,如长沙市浏阳河下游、衡阳市幸福渠、邵阳市龙须塘等水域,就是一些黑臭水较为突出的地方。且这些水域常常紧邻人口密集的城镇区域,每到高温季节都会严重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。对于黑臭水的治理,应综合采取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、生态修复、调水补水等手段,通过工程治水、管理治水和结构治水,逐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,变臭水沟、污水渠为清水溪。当前,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

严格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。城镇黑臭水体形成点多面广,涉及工业、生活、农村面源等各个方面,通常整治的主体为县(市、区)政府。要按照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的要求,推动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落实,发挥政府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,加大考核比重,纳入为民办实事范畴,严格奖惩,对工作不力的地方要严格追责,甚至“一票否决”。借鉴江苏、浙江等地的做法,积极推动“河长”、“段长”制,加强组织领导。

注重因地制宜和科学推进。各地城镇黑臭水体形成原因、污染程度等,既有相同点,也有不同点。在整治过程中,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解决方案,因地制宜打好组合拳。要充分利用生态净化技术,按照减缓与适应并举的原则,建设立体、低碳的生态净化网络。在地面上,要建设过滤带等设施,减少地表径流污染;在河岸边,要建设植被缓冲带等设施,强化污染物截留;在河道中,要建设人工湿地等设施,加快降解污染物。要统筹好景观与生态的作用,注重植物本土化、多样性。注重城镇水系的互联互通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城市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,打通断头河,通过引水、补水,加快水体流动速度,提升净化能力。在这方面,还可以借鉴桂林市“两江四湖”互联互通经验,既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、又全面推动了旅游开发。

多方筹集黑臭水治理资金。城镇黑臭水体治理成本较高,每公里整治资金约为20004500万元,且基本为政府投入,这对地方财政是巨大的压力。在整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资金的同时,要积极通过市场机制筹集资金。在梳理土地出让收益、旅游开发、广告等方面收益的基础上,各地可以通过合同环境服务、PPP模式等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整治。邵阳市在龙须塘治理中,就与省内大型环保公司合作,采取PPP模式,筹集综合治理资金120亿元。

控源截污要严格监管执法。按照新环保法要求,做好控源截污工作,对工业排污和城乡生活排污,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,对排放严重的企业,要综合采取停产整治、按日计罚或行政拘留等强制措施,实行顶格处理。要加快推进网格化监管,一一落实监管责任,并推动公安、检察、环保、住建、水利、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,强化协同治理。

积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。城镇黑臭水体周边的人民群众,是污染整治的直接受益者,我们要着力引导大家成为黑臭水污染防治的积极参与者。一方面,要引导社会公众从自己做起,从身边事做起,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,减少污染排放,戒除随意乱丢垃圾、乱倒污水的陋习,切实改变河道两岸“污水下河、垃圾成堆”的现状;另一方面,在黑臭水体调查、整治方案制订、工程项目建设、效果评估等过程中,要推动社会公众深入参与,做到问需于民、问策于民、问效于民。同时,要通过绿色环保创建等活动,引导人民群众爱河护水。

根治黑臭水虽然难度大,但绝非不可治理。我省在常德柳叶湖、岳阳南湖等水域黑臭水治理方面,就积累了成功经验。只要我们以民之所望,作为施政所向,坚持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,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“水十条”,不折不扣地抓好上述几方面的工作,治理好黑臭水不仅可期可待,就时间而言,大概也用不着等到2030年。

 

 

分享到: 0